樹科大《妄想思維》27日起假駁二正港小劇場上演3天

樹科大《妄想思維》27日起假駁二正港小劇場上演3天

  【高雄訊】成立十年的樹德科大表演藝術系,每年都會推出三檔畢製專題,本次第二檔製作《妄想思維》將於9月27日、28日、29日三天假駁二B9正港小劇場連演四場次,時間分別是27日(週五) 晚間7時30分、28日(週六) 下午2時30分與晚間7時30分各一場、29日(週日)下午2時30分。購票請上兩廳院購票系統,網址 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rotyiUrPteSQr%2F6WlE2upw&fbclid=IwAR3geAslcALZL7EvL5RyODyWU0eh08uTFwy-T83qZF9OMmBlkzkREUnPzCs 《妄》劇強調集體即興創作與跨領域結合,當觀眾走入劇場內時,究竟是人生的開始還是謝幕?或許如製作群所下的標題~「身陷社會迷霧之中,徘徊於真實與虛妄」,人們終其一生都不斷地追尋、探求……,你有沒有問過自己,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妄》劇內容詮釋生活之中,每個人身份不同,壓力各異,如何學習面對「人生」的關卡,是活在世間最大的課題,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流逝的時間、信仰的力量等,都能給予人們力量,也會讓許多事情變得沒有那麼困難,但最難的是自己以什麼樣的心態去看待眼前的事物呢? 《妄》劇導演組指導老師于善敏說出自己的心情,在玫瑰盛開的青春裡,生命的歷練與感觸到底給我們的是「忘」想(不曾好好想)?「望」想(期待可以好好想)?「旺」想(旺盛的想法)?還是「妄」想(狂妄的幻想)的思維呢?值得觀眾細細品味及思索。 主創兼導演林緯淇說,虛幻事物,每個人腦海中所浮現的樣子都不同,最初發想《妄想思維》時,就是單純地與同伴一起創作,激盪更多不同的面向和觀點,與大家共同探討;戲劇製作以「集體創作劇場」方式呈現,由演員與導演共同發展出腳本;著名戲劇有《歌舞線上(A Chorus Line)》,當中舞者與編舞家一起討論試演與演出的經驗,再依討論內容定調劇本,並完成演出。 《妄》劇大量運用演員肢體語言、空間環境的劇場設計、聲音與燈光傳達的意象,改造劇作的豐富生命力。表演者有黃培宣、郭億心、鄧鈺慧、袁捷妤、陳柔錞、季昱銘、鄧素瑜、李姿萱、邱湘庭、郭仕廷;歌手有石懷源、辛羽彤、李佳珮等人,透過與編舞張郡庭、音樂設計張紘慆等夥伴之間,不斷地即興表演和主創之間的討論過程中,所發展出來的走位、聲調、表演,成為表演文本。 行銷宣傳江雅靜同學說,集體創作有別於傳統戲劇的排練方式,在這次主題的創作過程中,角色皆由表演者們自身發展,並且以共同創作的方式被產出,不用隱藏或刻意營造些什麼,表演者及歌手只需要以自己為核心發展,運用他們的肢體、對話、歌唱,將自己對於「人生」的想像,共同傾注於作品中,勇於表達出屬於自我的生命力,一直到演出的前一刻,才是作品最臻完善的呈現。 《妄》劇粉絲專頁網址https://www.facebook.com/yi.dong.castle/,可上網瀏覽。   圖說一:《妄》劇劇照之一 圖說二:《妄》劇劇照之二   資料來源:樹德科技大學官方網站

樹科大《ONLY CHILD》本週首演 探討親情與社會關係

樹科大《ONLY CHILD》本週首演 探討親情與社會關係

  【高雄訊】樹德科大表演藝術系第十屆藝動城堡由《ONLY CHILD》打頭陣,首場演出將於本(9)月20日(週五)晚上7時30分假駁二B9小倉庫劇場登場,其他演出場次分別為9月21日(週六)下午2時30分與晚上7時30分二場次、9月22日(週日)演出為下午2時30分,歡迎舊雨新知上兩廳院售票系統購票(網址https://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rotyiUrPteSQr%2F6WlE2upw&fbclid=IwAR0BXDN0Q1BuQq7rhbBhw3GU_ohh38OPKw7npy0Mt9cm1nQUQUwI06NKhEE) 《ONLY CHILD》由主創呂俊賢與導演盧希、及大四班同學共同製作演出。《ONLY CHILD》故事發生在校園槍擊案後,奪走19位無辜的生命,其中包括小女孩漢娜的姐姐,這場意外讓漢娜成為家中唯一的孩子,媽媽整天想著要讓兇手的父母付出代價,爸爸則以工作逃避傷痛,夫妻倆人生活中衝突與矛盾不斷發生,原本是避風港的家變得冰冷,夫妻似乎遺忘了漢娜的存在,支離破碎的家,漢娜驚覺自己須調整心態面對一切,也感動家人重拾失去的親情及愛。 《Only Child》由小孩子視角出發,闡釋漢娜家人在校園槍擊案後,親情關係的改變與情緒,同時探討被害者與加害者家屬之間的關係,層層哀怨情仇如何化解?如何在彼此間取得原諒與心情的調和? 盧希說,漢娜的事件在反映社會事件所發生的弊端與相互應證,希望大家看完《ONLY CHILD》後,能反思我們身處的環境是否影響到個人的價值觀及思考,學習如何逆向思考,以阻止類似的案件再度發生,改善社會的風氣。 無論在《ONLY CHILD》原著裡是兄弟關係,或是後來改編的姐妹關係,導演著重在赤子之心的感覺,希望演員們保有這種單純的初心,才不會失去故事所要呈現的主軸;雖然每個人對家的解讀各有不同看法,但若能顧好⾃己在家裡的⾓色,支撐起屬於⾃己家的一片牆,將更能鞏固親情與信任,也才能讓愛持續與永久。 盧希也賣了個關子,指出看似陰暗又封閉的衣櫃,是主角的秘密基地,也是本次演出的最⼤亮點,究竟劇中要如何呈現隨意放置角落的傢具帶出的張力呢?來看戲就知道啦!   圖說一:《ONLY CHILD》劇照 圖說二:《ONLY CHILD》宣傳海報   資料來源:樹德科技大學官方網站

樹科大演藝系挑戰極限 前往少林寺練功

樹科大演藝系挑戰極限 前往少林寺練功

  【高雄訊】少林武功蓋天下,也吸引樹德科大設計學院表演藝術系每年遴選學生前往中國嵩山少林寺學習功夫。今年系主任俞秀青策劃安排盧安琪、張佳鈺、江雯宜、謝岱伶、施惠萍、張簡文欣、陳垣希、廖恩佳八位同學在暑假集訓完畢後,立刻在8月1日啟程前往登封市嵩山少林傳統功夫龍騰武校拜師學藝,並在9月初開學前返抵國門。 本次參與的學生,多數非舞蹈科班出身,但個個對武術充滿高昂的興致,也珍惜學校提供的海外研習機會,藉機認識兩岸的文化差異,開展自己不同視野,讓待慣舒適圈的自己,能在學習與食衣住行育樂方面都有所成長與突破,尤其少林寺宋雙平師父與團隊對學生的照顧,讓台灣的學生雖在異國,也能感受到家的溫暖。 雖說少林寺武藝研習,演藝系每年都會辦理,但因為參與學生年年不同,真的是師父帶進門,修行在個人,故每位學員的體驗如人飲水,冷暖自知。一個月的研習期程,每天早上6時即展開,持續到晚上6時結束,少林寺師父從基本功訓練起,循序漸進由套路到兵器,每個動作細節都不馬虎。訓練階段分為體能訓練、基本功、拳法套路、兵器套路、空翻等,並著重「精、氣、神」的意境,講求動作的精準及細膩度,尤其涵蓋禪、意、藝、醫的少林文化,每年吸引全球人士前往習藝或觀光,因此學員生活中就是一個地球村概念,每天與外國學員交流中亦提升英文與溝通能力。武術學習沒有捷徑,只有努力練習,正應證「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的老師父名言。 練功之餘,師父也利用假日帶領學員品讀文化遺跡,聆聽古城人文傳奇,包括世界文化遺產的龍門石窟、中岳廟、達摩洞等。學員廖恩佳回想有懼高症的自己,在夥伴的協助下克服心理障礙,一步步爬到達摩像前,滿滿的感動;但所謂的上山容易下山難,也讓自己體會出登山者的毅力及勇氣,如同少林武功學習過程步步為營的謹言慎行,是一項得努力學習的修煉。 學員張佳鈺認為每天少林寺的拳法學習與兵器套路,對體力訓練或培養健康的生活作息都助益良多,練功時學到的精神與態度,是一種由內而外散發出來的涵養,也讓自己對事情的看法有了大轉變,即凡事不能只看外貎,應該更深入探究隱藏在內的底蘊。 圖說一:少林寺第一課,先著上武功服 圖說二:基礎要打穩,馬步不可少   資料來源:樹德科技大學官方網站

樹科大紐約百老匯交流 學子大呼不虛此行

樹科大紐約百老匯交流 學子大呼不虛此行

  【高雄訊】樹德科大在去年初與美國瑪麗山曼哈頓學院(以下簡稱MMC)簽署策略聯盟後,今年立即由表演藝術系主任俞秀青與李鈺玲二位老師在7月21日至8月4日率領14位學生前往MMC音樂劇系進行第二年的音樂劇夏季密集工作坊研習,並於最後一天公開發表學習成果。14位學生分別為一至三年級的董芳妤、季昱銘、黃培宣、黃鴻凱、羅雯欣、曾怡箏、阮靄嘉、顔舜邦、劉鎮嘉、林亮妤、陳滽銚、蔡孟妍、吳佳容、陳志楷。 八天的工作坊課程,相當緊湊,早上十時即展開舞蹈、歌唱、曲目分析、表演方向討論、及大師排練等課程,直到晚上六時才結束;晚間則安排百老匯音樂劇觀賞、或相關內容學習。 大師排練課程中,MMC邀請享譽國際的爵士舞大師Bob Boross和《長靴妖姬/Kinky Boots》中飾演Lora的女主角Stephane Duret現場教導,一氣呵成指導學生分門別類、資料搜尋、觀賞、業界師資等領域,以及如何將學習內容和市場緊密結合,充滿魔力的紐約,學生大呼不虛此行 MMC音樂劇系主任派翠莎·賽門(Patricia Simon)與百老匯劇場人脈關係緊密,不僅用心安排課程,也多次利用時間舉辦午餐講座,邀請包括在《來自遠方/Come From Away》中飾演尼克(Nick)的吉姆·瓦騰(Jim Walton)、《冥界/Hadestown》中飾演命運女神(Fate)的凱·提妮答(Kay Trinidad)、《親愛的伊文·漢森/Dear Evan Hanson》中飾演伊文·漢森(Evan Hanson)的男主角邁克·李·布朗 (Michael Lee Brown)等人專業與經驗分享。學生們在台灣已預先做足功課,各個踴躍地以英文提問,專業的演藝家亦熱絡回饋同學的問題。 凱·提妮答告訴同學,「不要自我設限,演員要不斷地精進自己,去參加所有甄選,才不會錯失任何機會,讓導演看見你的才華;如果能力夠好,導演甚且會因你改變劇本,膚色不會是問題」。...

樹科大校友陳修源獲頒港生品學兼優獎

樹科大校友陳修源獲頒港生品學兼優獎

  【高雄訊】今年7月才從樹德科大表演藝術系畢業的陳修源校友,甫踏出校門立刻接獲第七屆《臺灣各大學傑出香港學生獎勵計劃》的「品學兼優」獎喜訊,並在本(8)月3日前往香港城景國際酒店領獎,獎學金為2千元港幣及獎狀。該項計劃執行係由台灣各大學香港校友會總會主辦。今年計有48位同學獲獎,分別來自35所大學在台灣的香港學生。樹德科大在兩年後,由本校唯一通過評審甄選的陳修源同學獲獎,可喜可賀。 陳修源在校期間每學期均名列前茅並獲校內書卷獎,今年亦獲108年大專學生優秀青年;每年也都參與全國學生音樂心賽,今年三月初帶領團員獲「107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兩枚特優及一枚優等;其他音樂與社團活動,包括創世歌劇團《卡門》於北中南三地進行大型巡演、2018日本東京國際合唱祭等活動邀約;其個人在國内外各大音樂比賽也屢次獲獎,有106學年全國學生音樂比賽聲樂獨唱優等第一名、參加2018不貧窮藝術節辦演首場獨唱會、遠赴加拿大參與Kathaumixw國際合唱節、入選第15屆百萬築夢計畫《WHY WE SING》赴美國西敏寺合唱學院交流,也榮獲本校星光大道名人榜傑出學生,優異事蹟不勝枚舉。應屆畢業的陳修源將在九月進入東海大學音樂系研究所,繼續自己喜歡的音樂之路。   圖說一:陳修源校友前往參加第七屆《臺灣各大學傑出香港學生獎勵計劃》的「品學兼優」頒奬典禮 圖說二:陳修源校友與其他獲獎者上台領獎(左二)   資料來源:樹德科技大學官方網站

樹德葛利美聲 一舉樹德天下知

樹德葛利美聲 一舉樹德天下知

  【高雄訊】樹德科大表演藝術系助理教授于善敏領軍的樹德葛利合唱團(Shu-Te Glee Club)師生在教育部高教深耕計畫補助下,本月前往義大利佛羅倫斯參加「第三屆李奧納多・達文西國際合唱節(3rd LEONARDO DA VINCI INTERNATIONAL CHORAL FESTIVAL)」,本次參賽國家來自台灣、義大利、丹麥、美國、西班牙、塞爾維亞、南韓、哥斯大黎加、菲律賓、印尼、中國等國家共16支隊伍。葛利合唱團完美演出奪得「大獎賽」第5名及三面金牌、一面個人奬等五項大獎,各國團隊競爭激烈並各具特色,是觀摩交流的好機會。演藝系主任俞秀青第一時間也在臉書為師生的榮耀表達祝賀之意。 樹德葛利合唱團由于善敏指揮、黃曉薇鋼琴伴奏,以「Show Choir」形式及大膽詮釋古典、現代和流行爵士等不同風格曲目,載歌載舞、青春洋溢的魅力演出,大獲好評,能得獎實至名歸,也讓台灣的知名度與樹德葛利合唱團美聲在世界舞台飛揚。 指導老師兼指揮于善敏表示,參賽團隊都有不同的特色與表演風格,各個使出渾身解術,樹德葛利合唱團之所以能在第二回合中挺進「大獎賽」決賽前八強,致勝關鍵在團隊默契與和聲的功力,才能在16組勁敵隊伍中贏得「大獎賽」第五名殊榮,以及各組別賽事中,榮獲三面金牌及一面個人金獎。 于善敏進一步表示,首日賽程,樹德葛利合唱團在「室內合唱組」中即一舉拿下金獎第一名;第二天賽程的「青年暨青少年組」與「流行爵士組」趁勝追擊勇奪二面金牌,指揮于善敏亦獲最佳流行爵士女歌手獎個人獎項。本次團隊亦出席了閉幕音樂會,在歌劇《卡門》凱旋之歌下,情緒沸騰到最高潮。 圖說一:樹德葛利合唱團師生 圖說二:興奮尖叫之聲響徹會場 圖說三:于善敏老師獲個人金獎(左三)   資料來源:樹德科技大學官方網站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